看肠炎通常可以挂消化内科、急诊科或儿科,具体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选择。若出现发热、脓血便等感染症状,也可考虑感染科就诊。
1、消化内科
肠炎多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科医生可通过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若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炎,该科室可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等。
2、急诊科
对于突发剧烈腹痛、持续呕吐、高热(体温超过39℃)、严重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急症情况,需立即到急诊科处理。急诊科可快速进行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并通过血液生化检查评估电解质紊乱程度。
3、儿科
儿童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因生理特点和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建议选择儿科专科就诊。如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需使用口服补液盐Ⅲ,细菌性肠炎可能需要头孢克肟颗粒等儿童适用剂型。
4、感染科
当伴有明显发热、里急后重感,且便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时,提示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肠炎可能性,此时需在感染科进行规范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诺氟沙星胶囊等(注: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
就诊前建议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各医院科室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可通过医院导诊台或线上预约系统确认具体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