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刺伤后如何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冲洗、消毒处理、包扎保护以及及时就医等,需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发生针刺伤后,应迅速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周围,尽量排出局部血液,减少污染物或病原体进入体内的风险。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组织损伤。

2、流动水冲洗

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可配合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水流能有效冲刷掉伤口表面附着的污物、血液残留及部分病原微生物。

3、消毒处理

冲洗完成后,使用碘伏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涂抹消毒,或交替使用75%酒精、3%过氧化氢进行彻底消毒。消毒范围需超过伤口边缘3厘米,每日消毒2-3次直至愈合。

4、包扎保护

清洁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出现渗液需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形成密闭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

5、及时就医

若为污染针具致伤、伤口较深或属于免疫缺陷人群,应在24小时内到急诊科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高风险暴露者需按医嘱进行HIV、乙肝等传染病阻断治疗,并完成血清学追踪检测。

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挤压伤口造成二次污染,严禁用嘴吸吮伤口。后续需密切观察72小时,若出现红肿热痛、渗液增多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需严格遵循相关防护流程上报处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