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气血两虚如何治疗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气血两虚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养、艾灸治疗、运动调理以及情志调节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中药调理

气血两虚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八珍汤、归脾汤、十全大补汤等。这些方剂由人参、白术、当归等药材组成,能通过补气健脾、养血生津的作用改善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若伴随失眠可加酸枣仁,心悸明显可配伍龙眼肉。

2、饮食调养

日常可多食红枣桂圆粥、黄芪炖鸡汤、山药小米粥等药膳。建议选择猪肝、菠菜、黑芝麻等高铁食物,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规律三餐并控制七分饱,脾胃虚弱者可将食材烹煮至软烂。

3、艾灸治疗

选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通过温热刺激激发经气,促进气血生化运行。艾灸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烫伤皮肤,阴虚火旺者慎用此法。

4、运动调理

推荐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日30-40分钟为宜。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过度消耗气血。久坐人群可每小时进行5分钟伸展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5、情志调节

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疗法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建议培养书法、园艺等舒缓型兴趣爱好,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情志不畅可能加重气血耗损。

患者应定期到中医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风寒。若出现头晕加重或心悸频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合并器质性疾病者需配合西医治疗。日常可进行穴位按摩,如早晚按揉三阴交穴各50次,辅助改善气血运行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