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的治疗方剂需根据证型选择,常见有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类型。患者需经中医辨证后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1、疏风清热类
适用于风热外袭型咽喉炎,常见咽痛、咽干、发热等症状。代表方剂如银翘散,可通过疏散风热缓解咽喉红肿疼痛,常配伍薄荷、连翘等药材。
2、清热解毒类
针对热毒壅盛证型,症见咽喉肿痛剧烈、吞咽困难、便秘等。方剂如牛蒡解肌汤,含牛蒡子、玄参等成分,能清泻肺胃热毒,改善急性咽喉炎症。
3、滋阴降火类
适宜阴虚火旺型慢性咽喉炎,多伴咽部灼热、干咳、盗汗等。养阴清肺汤通过麦冬、生地黄等药物滋养肺阴,减轻咽喉干燥和异物感。
4、化痰散结类
适用于痰热结聚咽喉,出现喉间痰阻、声音嘶哑者。贝母瓜蒌散可清热化痰,含浙贝母、瓜蒌皮等,有助于化解黏稠分泌物。
5、益气养阴类
针对久病气阴两虚证,常见咽痒咳嗽、倦怠乏力等。沙参麦冬汤中沙参、玉竹等药物可气阴双补,增强咽喉黏膜修复能力。
咽喉炎患者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用嗓过度。建议每日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用药后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急症,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中药煎服前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剂量和配伍,慢性患者需坚持规范治疗2-3个月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