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但若忽视治疗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病变。该病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炎症,及时干预通常预后良好,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症状判断。
贲门位于胃与食管连接处,炎症的发生常与胃酸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有关。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等不适,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规范治疗,配合饮食调整,症状多能在数周内缓解。若患者存在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或体重下降,则提示可能存在溃疡、贲门狭窄等并发症,需胃镜进一步评估。
病程超过3个月未愈的慢性贲门炎需警惕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特别是伴有肠上皮化生者癌变风险增高。建议患者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夜间睡眠抬高床头15-20厘米,规律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定期复查胃镜对监测病情进展至关重要,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