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遗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结构异常等,可能与心肌损伤程度和并发症有关。若出现相关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并接受规范治疗。
1、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日常需限制体力活动,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2、心律失常
梗死区域的心肌电活动异常易引发室性早搏、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病情,必要时使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3、心脏结构异常
大面积心梗可能导致室壁瘤形成,表现为胸痛反复发作、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瘤体。此外,心内膜损伤还可能引发附壁血栓,增加脑栓塞风险,通常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
患者出院后应严格戒烟、控制血压血糖,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或晕厥等情况,需立即就诊。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康复锻炼强度,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