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需要进行的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功能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等,具体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式。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腰部进行视诊和触诊,观察是否存在皮肤红肿、肌肉痉挛或局部压痛,并通过前屈、后伸等动作评估腰椎活动度,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劳损或骨骼病变。
2、影像学检查
X线能显示腰椎骨质增生、骨折或椎体滑脱;CT可清晰观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结构异常;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识别椎间盘退变、脊髓受压或肿瘤占位性病变。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提示感染性疾病,如白细胞升高可能为脊柱炎;血沉和C反应蛋白异常多见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尿酸检测有助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引发的腰痛。
4、神经功能检查
肌电图能评估坐骨神经是否受损,神经传导速度测试可鉴别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程度,常用于伴有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的患者。
5、特殊检查
骨扫描适用于排查骨转移瘤或应力性骨折,椎间盘造影可明确椎间盘源性疼痛,超声检查则能诊断肾脏疾病等内脏问题引发的牵涉性腰痛。
建议腰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发热、下肢无力等症状时,及时到骨科或疼痛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初步检查结果,针对性选择进一步检测手段,患者需避免自行盲目检查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