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气虚型以及阴虚型五种证型,需根据具体证型选用相应的方药治疗。中医通过辨别患者体质和症状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风寒型

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等症状,舌苔薄白且脉浮紧。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药物可选用麻黄、桂枝、防风等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中药材。

2、风热型

特征为发热重、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且脉浮数。宜采用银翘散或桑菊饮等辛凉解表方剂,常用连翘、薄荷、牛蒡子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可配伍桔梗缓解咽痛。

3、暑湿型

多见于夏季,症见身热汗少、头胀胸闷、苔腻脉濡数。治疗需清暑祛湿,常用新加香薷饮或藿香正气散,药物多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等芳香化湿之品,配合金银花解暑热。

4、气虚型

常见于体质虚弱者,表现为反复感冒、气短乏力、舌淡苔白。治疗以益气固表为原则,选用参苏饮或玉屏风散,药物多含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材,可佐以防风增强卫外功能。

5、阴虚型

多见于津液亏耗者,症见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宜用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常配伍玉竹、白薇养阴生津,配合葱白、淡豆豉轻散表邪,实现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

感冒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淋雨受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应及时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经专业医师四诊合参后开具个性化处方,避免自行盲目选用中成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