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会引起流鼻血,但通常是暂时性的,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以及频繁擤鼻涕等行为都可能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感冒病毒入侵鼻黏膜时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黏膜肿胀,使血管壁变得脆弱易破裂。当患者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时,鼻腔内压力骤增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此外,感冒常伴随发热症状,身体水分蒸发加快容易导致鼻腔黏膜干燥,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若出现流鼻血,可立即采取前倾坐位,用手指按压鼻翼两侧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保持黏膜湿润。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
如果鼻出血量较大难以止住,或每周发生3次以上,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长期反复鼻出血可能提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或鼻腔结构异常,需通过血常规检查、鼻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