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可能与肝脏损伤、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对因治疗、保肝药物、调整饮食等方法快速降低。具体需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处理。
1、对因治疗
若由病毒性肝炎引起,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控制病毒复制。酒精性肝损伤需严格戒酒,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损肝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
2、保肝药物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修复肝细胞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需根据肝功能异常类型选择合适药物,通常需要静脉给药快速起效。
3、调整饮食
每日摄入60-80g优质蛋白,选择鱼肉、鸡蛋白、豆制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西兰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摄入量,每日保证1500-2000ml饮水促进代谢。
4、严格戒酒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导致转氨酶持续升高。戒酒4-8周后肝功能多可明显改善,戒酒期间可配合维生素B族补充,必要时进行行为干预治疗。
5、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可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横纹肌溶解导致转氨酶假性升高,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
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倍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肝功能。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注意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若伴有黄疸、腹水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需住院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