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感染通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真菌感染源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湿热环境以及个人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遵医嘱进行治疗。
1、直接接触感染源
皮肤真菌感染多由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致病性真菌引起。当皮肤直接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体,如与感染者共用毛巾、衣物,或接触携带真菌的动物,可能导致真菌侵入角质层并繁殖,从而引发感染。
2、免疫力低下
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对真菌的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足癣、股癣等反复感染,且病程可能较长。
3、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存在破损、擦伤或患有湿疹、皮炎等疾病时,表皮的完整性被破坏,真菌更容易通过微小伤口侵入皮下组织。此时局部可能出现红斑、脱屑及瘙痒等症状。
4、湿热环境
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环境中,如穿不透气的鞋袜或衣物,会导致皮肤表面湿度增加,为真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这种情况常见于足部、腹股沟等易出汗部位。
若出现皮肤脱皮、环形红斑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浴巾等物品,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