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到手指后可以通过清洁伤口、压迫止血、消毒包扎、缝合处理、预防感染等方法进行处理。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清洁伤口
切伤手指后应尽快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表面污物和细菌,减少感染风险。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冲洗开放性伤口,以免刺激组织影响愈合。
2、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按压伤口5-10分钟,同时将受伤手指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若血液渗透敷料,需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避免频繁揭开查看影响凝血。
3、消毒包扎
止血后用碘伏棉球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并用医用胶布固定。伤口较浅时可使用创可贴,但需每日更换并观察有无渗液、红肿等情况。
4、缝合处理
若伤口长度超过1厘米、深度达皮下组织或出血呈喷射状,需在6-8小时内就医清创缝合。医生会根据情况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或皮肤缝合,促进伤口对齐愈合。
5、预防感染
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若伤口污染严重或铁器致伤,需评估破伤风免疫状态,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处理期间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污水。术后缝合者需隔日换药,观察有无化脓迹象。若出现搏动性疼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发生感染,需及时复诊进行细菌培养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日常使用刀具等锐器时建议佩戴防护手套,操作时注意保持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