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瘙痒以及分泌物增多等。若出现上述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干预。
1、便血
多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可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主要因痔核表面黏膜受粪便摩擦破损导致,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引发贫血。
2、肛门肿物脱出
常见于内痔中晚期,排便时痔核从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托回或持续脱垂。严重时可能发生嵌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疼痛
外痔或混合痔患者易出现肛门坠胀、灼痛,尤其在排便或久坐后加重。血栓性外痔会突发剧烈疼痛,肛周可见紫红色硬结,触痛明显。
4、瘙痒
痔核脱出导致肠液渗出或局部卫生状况不佳时,可能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反复搔抓可能加重皮肤破损,形成恶性循环。
5、分泌物增多
痔核长期脱出或发生炎症时,肛门周围常有黏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能污染内衣裤并产生异味,需注意局部清洁护理。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若出现持续出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