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由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引起的液体积聚性疾病,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裹而非真正的囊肿结构。其形成与胰液外渗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多因胰腺组织损伤后,胰液外渗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纤维包裹。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约20%会继发此病,慢性胰腺炎患者因反复炎症更易形成。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腹胀、恶心等,较大囊肿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发黄疸或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或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囊肿位置和大小。部分囊肿可能在数月内自行吸收,若持续存在或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需进行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引流或外科手术等干预措施。
出现持续性腹痛或消化系统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急性期应禁食并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愈后需注意控制血脂、戒酒,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以监测囊肿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囊肿并发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此时需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