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梅毒的症状在不同阶段表现有所差异,通常包括硬下疳、皮肤黏膜损害、全身症状、潜伏期无症状以及妊娠相关并发症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需根据病程进展针对性治疗。
1.硬下疳
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现,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初期为单个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质地较硬,常见于外阴、阴道或宫颈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硬下疳具有自愈倾向,但病原体仍潜伏体内。
2.皮肤黏膜损害
二期梅毒多在感染后6-8周发生,表现为全身性梅毒疹,如红色斑丘疹、鳞屑性皮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及躯干。
3.全身症状
二期梅毒常伴随低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脱发、淋巴结广泛肿大或骨关节疼痛。
4.潜伏期无症状
潜伏期梅毒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但血清学检测呈阳性。此阶段可持续数月到数年,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
5.妊娠相关并发症
妊娠期梅毒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引发流产、死胎、早产或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可能出现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骨骼异常等症状。
梅毒的治疗需遵循早诊断、足量、足疗程的原则,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患者应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可评估疗效,若出现神经梅毒或心血管梅毒等晚期表现,需联合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