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面部或躯干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细薄鳞屑,通常无瘙痒等自觉症状。其发生可能与日晒、皮肤干燥、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白色糠疹的皮损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模糊,表面覆盖少量糠秕状鳞屑,常分布于面颊、额头、颈部等暴露部位。该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随年龄增长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尤其在季节交替时较为明显。
目前认为过度日光照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的干燥是主要诱因。此外,马拉色菌感染可能通过刺激皮肤免疫反应参与发病。部分病例还与维生素缺乏、锌元素不足或免疫功能异常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轻症患者无需特殊治疗,日常使用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即可。伴有明显鳞屑或炎症时,可遵医嘱外用吡美莫司乳膏、酮康唑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保证均衡饮食并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
该病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但需与白癜风、花斑糠疹等疾病鉴别。若皮损持续扩散或合并明显红斑瘙痒,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通过真菌镜检、伍德灯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