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其特点主要包括病原体明确、传播途径多样、症状典型、可通过诊断治疗以及需预防复发等。
1.病原体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厌氧性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尿道或男性尿道及前列腺中。该寄生虫通过破坏阴道黏膜上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男性感染者通常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浴池、泳池、坐便器或共用毛巾等也可能导致传播,尤其在潮湿环境中滴虫可存活数小时。
3.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有明显鱼腥味。外阴及阴道口瘙痒、灼痛感明显,部分患者排尿时出现尿频尿痛。约半数感染者初期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4.诊断治疗
医生通过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活动滴虫即可确诊。治疗首选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以防止交叉感染。
5.预防措施
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公共浴具,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治疗期间需对内衣裤进行煮沸消毒,性生活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若出现异常分泌物或外阴不适,建议及时至妇科就诊进行病原学检测。治愈后仍存在再感染风险,需建立安全性行为习惯,治疗后需遵医嘱复查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