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是一种通过内镜技术治疗阑尾炎的微创方法,适用于部分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自然腔道进入阑尾腔,解除梗阻并控制感染,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
该技术利用内镜经消化道逆行进入阑尾开口,通过冲洗、取石或放置支架等方式疏通阑尾腔,消除炎症诱因。其理论基础是阑尾炎多由粪石梗阻引发,解除梗阻后炎症可自行消退。
在结肠镜引导下,医生通过阑尾开口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确认梗阻位置后,使用取石网篮清除粪石,或置入塑料支架引流脓液。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多数患者24小时内症状缓解。
主要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特别是CT显示阑尾粪石梗阻、管腔扩张但未穿孔的患者。对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周围脓肿形成者,仍需传统手术治疗。
相比传统手术,具有体表无切口、住院时间短(通常2-3天)、并发症少等优点。研究显示其短期成功率可达85%以上,但远期复发率约10%-15%,与阑尾解剖特点相关。
5.注意事项
术后需密切观察腹痛变化,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建议1-2个月后复查肠镜取出支架,长期随访中若反复发作仍需考虑阑尾切除。该技术对设备及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中心开展。
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普外科与消化内科医生共同评估。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规范随访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患者就诊时携带完整的影像学资料以供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