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碎片式睡眠有害吗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碎片式睡眠是否有害通常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因生理性原因偶尔出现,一般危害不大;若长期存在或伴随疾病因素,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生理性原因导致的碎片式睡眠可能与环境干扰、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例如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能造成入睡困难或夜间频繁觉醒。这类情况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安静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兴奋性活动,通常可得到改善。

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碎片式睡眠需引起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因呼吸道阻塞,每晚可能出现数十次呼吸暂停,导致大脑频繁觉醒。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也会引发睡眠维持困难。长期睡眠碎片化可能引发日间嗜睡、记忆力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6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结构改变属于生理现象,表现为深睡眠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若白天精力未受影响,通常无需特殊干预。但若伴随鼾症、尿频等症状,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前列腺增生等器质性疾病。

建议保持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午睡不宜超过30分钟。卧室温度控制在18-24℃为宜,必要时可佩戴耳塞、眼罩。若每周出现3次以上睡眠中断且持续超过1个月,应及时到睡眠专科就诊,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手段改善睡眠质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