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机制、发病年龄、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相关。
1、病因机制不同
1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则是因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早期可通过口服药物改善。
2、发病年龄差异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起病隐匿,半数患者确诊时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
3、治疗方法不同
1型糖尿病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需通过每日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给药。2型糖尿病初期可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控制,随着病程进展部分患者需联合胰岛素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控制、运动)对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更显著。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1型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应着重控制体重并监测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无论哪种类型,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都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