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流鼻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高血压、鼻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病理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老年人鼻黏膜较薄且脆弱,若环境干燥、频繁抠鼻或用力擤鼻涕,可能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此类情况通常出血量较少,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鼻腔受到机械性刺激。
2、高血压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鼻腔内小动脉压力增高,血管弹性下降时易破裂出血。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鼻部疾病
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增加出血风险;鼻中隔偏曲或鼻腔肿瘤可能因局部黏膜糜烂而反复出血。此类患者需进行鼻内镜等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需手术矫正结构异常。
4、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均可能引发鼻出血且不易止血。患者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使用。
老年人鼻出血时需保持坐位、头部稍前倾,用手指捏紧鼻翼压迫止血。若出血量大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适当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