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测血糖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如何避免误差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测血糖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清洁消毒、规范采血技巧、正确操作仪器、及时记录数据以及定期校准设备等步骤,可有效减少测量误差。操作时需注意细节处理,并遵循标准流程。

1.清洁消毒

测量前需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尤其需清洁指尖,随后用酒精棉片消毒待采血部位。若手部残留糖分或污染物,可能导致检测值偏高。消毒后需等待酒精完全挥发,否则可能稀释血液样本,影响结果准确性。

2.规范采血技巧

选择手指两侧采血,避开指尖中心神经丰富区域。采血针需根据皮肤厚度调节刺入深度,确保血液自然流出,避免用力挤压手指。过度挤压会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使检测值偏低约10%-15%。

3.正确操作仪器

试纸条需在有效期内使用,插入血糖仪时保持干燥清洁。采血后需在15秒内将足量血液覆盖试纸反应区,避免反复添加血液。操作环境温度需保持在10℃-40℃,湿度过高可能影响试纸酶活性。

4.及时记录数据

需记录检测时间、用药情况、饮食状态及运动量等变量。餐后血糖应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记录时需区分空腹与餐后数值,两者正常值范围分别为3.9-6.1mmol/L和小于7.8mmol/L。

5.定期校准设备

每新开封试纸条批次需用校正液校准,建议每三个月校准一次。若连续测量结果波动超过±15%,或与医院检测值差异超过±20%,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厂家检测设备准确性。

测量时应选择同一时间段进行数据对比,避免不同时间节点造成的生理波动误判。若发现异常数值,应在排除操作失误后及时复测,必要时携带设备到医院进行同步比对检测。糖尿病患者建议建立血糖监测日记,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波动曲线数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