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正确服用方法需结合患者的具体营养需求和医嘱要求进行调整,常见的正确服用方式包括剂量调整、口服或管饲、时间频率控制、规范保存以及注意事项观察等。具体操作应严格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
1.剂量调整
初始服用时通常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引发胃肠道不适。例如,可从每日500ml起始,根据耐受情况每1-2天增加250ml,直至达到每日所需总热量。若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消化功能减弱,需延长适应期。
2.口服或管饲
对于可自主进食者,可直接口服,建议将混悬液摇匀后倒入杯中,使用吸管小口缓慢饮用,温度控制在30-40℃为宜。管饲患者需通过鼻胃管或造瘘管匀速输注,使用专用泵控制流速在100-150ml/h,避免过快导致腹胀或反流。管饲前后需用温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
3.时间频率控制
管饲患者可采用持续滴注方式,每日输注时间维持在16-20小时,夜间可暂停以保证患者休息。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配合胰岛素治疗时段调整输注速度。
4.规范保存
未开封产品需在25℃以下避光保存,开封后瓶装制剂需冷藏并在24小时内使用,袋装产品开封后需排空空气密封保存。管饲袋连续输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避免营养液变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分层或结块现象,必要时可温水浴加热并充分摇匀。
5.注意事项观察
服用期间需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耐受症状时,可暂时降低浓度或输注速度。长期使用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并注意补充足够水分。严禁静脉输注,管饲系统需每日更换避免污染。
需要特别注意,肠内营养混悬液的配方类型(如糖尿病专用型、高蛋白型等)会影响具体使用方案。患者及护理人员应记录每日摄入量、胃肠道反应及体重变化,复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数据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出现严重腹胀、腹痛或血糖剧烈波动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