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技术,适用于多个部位的疾病筛查和诊断。通常适合进行超声检查的部位包括腹部、心脏、血管、甲状腺以及乳腺等。具体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相应检查部位。
1.腹部
超声检查常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腔脏器。例如,可发现胆囊结石、肝囊肿、肾积水等病变。对于腹痛、黄疸等症状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能快速评估器官形态及异常结构。
2.心脏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常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通过实时成像,医生能观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3.血管
颈部血管、下肢动静脉等部位的超声检查可检测斑块形成、血栓或血管狭窄。例如,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风险,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诊断深静脉血栓。
4.甲状腺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大小及血流特征,辅助判断良恶性。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触及肿块的患者,该检查是首选筛查手段。
5.乳腺
乳腺超声检查可鉴别肿块性质,如囊肿、纤维腺瘤或恶性肿瘤。尤其适用于致密型乳腺或年轻女性的乳腺癌筛查,常与钼靶检查互补使用。
进行超声检查前,需根据部位做好空腹、憋尿等准备。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确保成像清晰。若发现异常,建议结合其他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或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