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超声波诊断哪些疾病效果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超声检查作为常见的影像学手段,通常对肝胆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浅表器官病变等诊断效果较佳。其具有无创、实时成像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

1.肝胆疾病

超声波可清晰显示肝脏、胆囊及胆管的结构,对胆囊结石、脂肪性肝病、肝囊肿等病变敏感。例如,胆囊结石在超声检查下呈现强回声伴声影,而脂肪性肝病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对于肝血管瘤、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能辅助判断病变位置及性质。

2.妇科疾病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卵巢等器官形态,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诊断价值较高。孕期胎儿超声检查能筛查胎儿畸形、监测胎盘位置及羊水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可评估子宫动脉血流,辅助判断妇科肿瘤性质。

3.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在超声检查下呈现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可被清晰显示。膀胱超声检查能发现膀胱肿瘤、结石及残余尿量测定。对于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经直肠超声检查具有较高分辨率。

4.心血管疾病

心脏超声检查能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对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诊断准确。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脑卒中风险。

5.浅表器官病变

高频探头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皮下肿物等浅表病变。超声检查能鉴别结节囊实性,测量血流信号,辅助判断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恶性病变。淋巴结超声检查可评估其形态、血流及皮质结构异常。

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做好空腹、憋尿等准备,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病变,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增强CT、MRI或病理检查等进一步确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