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具体症状通常包括闯入性回忆、回避行为、情绪和认知改变以及过度警觉等。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闯入性回忆
患者会不受控制地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可能在清醒时出现闪回现象,或在睡眠中被相关噩梦惊醒。例如突然被巨大声响触发对爆炸场景的强烈回忆,这种记忆重现可能伴随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
2.回避行为
患者会主动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所、人物或物品。比如经历车祸后不敢乘坐汽车,拒绝观看交通事故相关的新闻报道。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选择性遗忘,无法完整叙述创伤事件经过。
3.情绪和认知改变
可能产生持续性的负罪感或自责,对曾经热衷的活动失去兴趣。部分患者会出现情感麻木,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4.过度警觉
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状态,可能出现易激惹、入睡困难或睡眠浅等症状。例如在安静环境中突然出现惊跳反应,或对外界微小刺激产生过度防御行为,如听到门铃声产生强烈恐惧。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超过1个月,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临床常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处理等心理干预,必要时配合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日常可通过正念训练、规律作息等方式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