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是否不同

黄国明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与成年人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与其心理发展阶段、认知水平及表达方式不同有关。以下从症状特征、行为反应及共病模式情况三方面分析差异:

1.症状表现形式不同

青少年可能较少直接描述闯入性回忆或闪回,而是通过情绪波动(如易激惹)、躯体化反应(头痛、腹痛)或行为改变(攻击性、自伤)间接表达创伤体验。部分青少年在游戏中无意识重现创伤场景,如反复绘制灾难画面。

2.社会功能受损特征

相较于成人的工作能力下降,青少年更多表现为学业成绩骤降、拒绝上学或社交回避。14-17岁患者可能出现过早性行为、物质滥用等危险行为,这与其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导致的冲动控制力弱相关。

3.共病模式差异

青少年PTSD合并抑郁症时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达38%),而成人更多伴随广泛性焦虑。青少年患者中分离性症状发生率较成人高2.3倍,常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

需要关注的是,12岁以下儿童可能出现退行性行为(尿床、过度依恋),而18岁以上群体症状更趋近成人模式。建议家长留意孩子持续1个月以上的情绪行为异常,及时寻求心理评估。临床干预需结合家庭治疗,改善亲子沟通可提升治疗效果20%-35%。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