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磁共振是检查哪些疾病的诊断手段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骨骼关节病变、腹部器官异常、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其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高分辨率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对于脑卒中、脑肿瘤、脊髓病变等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准确显示脑组织水肿范围、出血灶位置以及神经纤维束的损伤程度,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斑块识别尤为敏感。

2.骨骼关节病变

可清晰呈现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骨肿瘤及关节软骨磨损情况,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髓水肿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X线检查。

3.腹部器官异常

适用于肝脏血管瘤、胰腺肿瘤、子宫肌瘤等病变的鉴别诊断,通过多序列扫描能区分囊肿与实性肿瘤,胆道水成像技术可无创评估胆管系统。

4.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脏磁共振能评估心肌活性、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结构异常,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血管病变。

5.肿瘤性病变

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分期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判断肿瘤细胞密度及治疗效果。

该检查需注意体内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禁忌证,孕妇前三个月需谨慎选择。检查过程中需保持体位静止,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可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具体检查方案应由临床医生根据症状体征综合判断后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