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构瘤是一种由正常组织异常混合构成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常见于肺、肾、肝脏等器官。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评估,通常需要通过CT、MRI等明确特征,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
1.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是常用手段。例如肺错构瘤在CT中可见“爆米花样”钙化,肾脏错构瘤在MRI中因脂肪成分呈现高信号。超声检查适用于肝脏或肾脏病变的初步筛查,能够显示肿块的位置和血供情况。
2.病理学检查
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分析是确诊金标准。镜下可见病变由成熟脂肪、平滑肌及血管等正常组织构成,细胞分化良好,无恶性特征。对于位置较深或无法穿刺的病变,需通过手术获取组织样本。
需与恶性肿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区分。例如肾错构瘤需与肾细胞癌鉴别,可通过增强CT中是否强化来辅助判断。肝脏错构瘤需与血管瘤、腺瘤等进行影像学或生化标记物对比。
若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肿块,建议尽早就诊明确性质。即使确诊为错构瘤,仍需定期复查监测变化,若出现体积快速增长或压迫症状,需考虑手术干预。具体诊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病变部位和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