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打吊瓶后出现肿胀如何处理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打吊瓶后出现肿胀可以通过冷敷、抬高患肢、药物外敷、观察处理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疼痛、发红等症状,需立即寻求医生帮助。

1.冷敷

局部肿胀早期可采用冷敷处理,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抬高患肢

将输液侧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例如用枕头垫高手臂。通过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组织液积聚,有助于缓解肿胀,同时减少活动以防加重症状。

3.药物外敷

若肿胀由药物外渗或静脉炎引起,可遵医嘱外用硫酸镁湿敷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硫酸镁通过高渗作用减轻组织水肿,多磺酸粘多糖能抗炎并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观察处理

轻微肿胀且无其他不适时,需持续观察24-48小时。注意肿胀范围是否扩大,皮肤是否出现苍白、青紫或温度变化,同时检查输液部位有无回血、渗液等异常情况。

5.及时就医

若肿胀进行性加重,伴剧烈疼痛、皮肤发红发热或肢体活动受限,可能提示静脉炎、血栓或感染,需立即停止输液并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超声检查,并根据情况更换输液部位或使用抗生素治疗。

出现输液后肿胀应避免揉搓或热敷患处,防止加重炎症反应。日常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输液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使用活血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