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流清鼻涕在换季时频发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等原因有关。此时需明确具体诱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过敏性鼻炎
春秋季花粉浓度增高,尘螨等过敏原暴露量增加,易引发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并刺激神经末梢。患者常伴眼痒、鼻塞症状,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确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感冒
换季时昼夜温差较大,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活跃度增高,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伴咽痛、低热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若为病毒感染可使用感冒灵颗粒、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症状,发热者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但需注意区分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环境温湿度剧烈变化时,植物神经紊乱导致鼻黏膜血管异常扩张,腺体分泌亢进。患者症状呈现发作性,接触冷空气后加重,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通常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鼻塞,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必要时联用孟鲁司特钠片调节神经敏感性。
建议换季期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及床上用品。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黄脓涕、头痛等情况,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或过敏原筛查。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