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脂肪性肝病、胰腺炎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需及时干预以降低危害。
1.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过高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心肌缺血、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血管堵塞。
2.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高的胆固醇会加速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影响心脏供血,甚至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3.脂肪性肝病
多余的胆固醇可能在肝脏蓄积,影响脂质代谢功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长期发展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表现为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4.胰腺炎
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可能引发胰腺微循环障碍,导致胰酶异常激活。这种情况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5.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显示长期高胆固醇可能影响脑部血管健康,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胆固醇代谢异常可能加速β-淀粉样蛋白沉积,损害神经细胞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指标,日常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取。存在高危因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并保持规律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