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性质进行判断。体积较小且松动的胆固醇结石可能随胆汁流动排出,但体积较大或钙化结石一般难以自行排出。
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且未发生嵌顿的胆固醇结石,调整饮食可能有助于促进排出。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减少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适量增加新鲜果蔬和全谷物。同时保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维持胆汁正常分泌。这类结石在胆囊收缩时可能随胆汁进入肠道,但整个过程需要数周至数月。
当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已发生钙化时,单纯饮食调整通常无法奏效。这类结石容易卡在胆囊管或胆总管,可能引发胆绞痛或急性胆管炎。对于符合药物溶石指征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熊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物。若合并反复感染或引发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规治疗方式。
胆结石患者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时间,维持适宜体重。如果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皮肤黄疸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和性质,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