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典型症状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常见症状包括硬下疳、梅毒疹、全身症状以及晚期症状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累及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需及时就医治疗。
1.硬下疳
初期感染后2-4周,生殖器、肛门或口腔等接触部位可能出现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且基底光滑,称为硬下疳。这种溃疡通常单发,表面有少量渗液,3-6周后可自行愈合,但病原体仍在体内扩散。
2.梅毒疹
感染后6-12周进入二期,全身可出现对称性皮疹,常见于躯干、手掌和足底。皮疹形态多样,包括红斑、丘疹或鳞屑性斑块,通常不痛不痒。部分患者伴随口腔黏膜斑、虫蚀样脱发或扁平湿疣等特征性皮损。
3.全身症状
二期梅毒常伴随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炎、虹膜炎或骨关节病变,此时传染性较强。
4.晚期症状
未经治疗的梅毒可能在感染数年后发展为三期,出现皮肤树胶肿、主动脉瘤、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等严重并发症。这些损害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但现代医疗条件下已较少见。
出现高危性行为后或疑似症状时,建议立即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早期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完全治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日常需注意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确诊后应告知性伴侣共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