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通常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方式来避免并发症发生。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保持室内通风,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强光刺激眼睛。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有助于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风险。
2.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虚脱。咳嗽剧烈者可遵医嘱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眼部症状明显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洁。
3.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完整是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关键。出现皮肤破损时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同时需修剪指甲避免抓伤。每日用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防止口腔黏膜继发感染。
4.营养支持
建议少量多餐摄入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等。每日饮水量需维持在2000ml以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和维生素C泡腾片,促进黏膜修复。
5.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呼吸急促等肺炎表现,需及时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并发脑炎时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并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麻疹属于法定传染病,患者需严格隔离至出疹后5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和皮疹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以免掩盖病情加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