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治疗需结合对症处理和家庭护理,常用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家庭护理及隔离防护。患者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麻疹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如胡萝卜汁、橙子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可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小儿退热栓等药物。出现刺激性干咳时,可遵医嘱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或复方福尔可定糖浆。
3.预防并发症
麻疹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若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罗红霉素片等抗生素,患者不可自行使用抗菌药物。
4.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20-24℃室温和50%-60%湿度。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分泌物,修剪指甲避免抓挠皮疹。保证每日饮水量,可通过少量多次方式补充水分。
5.隔离防护
从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家庭成员接触后应及时洗手,未接种疫苗的易感者应避免接触,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
治疗期间建议每日监测体温3次,记录皮疹变化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或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皮疹消退后仍要注意营养补充,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