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原因有关。该病症发生时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引发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表现,需及时明确病因。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钙吸收的重要物质。长期日照不足、饮食摄入减少或存在吸收障碍时,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下降,从而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造成血钙浓度降低。此类患者可能伴随骨痛、乏力等症状,通常可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片、维生素AD软胶囊等药物补充。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钙释放入血,同时降低肾脏对钙的重吸收能力。这种情况常见于甲状腺手术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指甲脆弱等改变。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维生素D无法有效转化为活性形式,进而影响钙的代谢过程。此类患者常合并水肿、尿量减少等表现,可能需要使用呋塞米片、碳酸镧咀嚼片、西那卡塞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同时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指标。
若出现反复肌肉痉挛、口周麻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或肾内科,通过血生化检查、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服用含磷高的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