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可能是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以及直接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的。该部位骨折多与外力作用或骨质强度下降有关,需根据具体诱因进行处理。
1.高处坠落
从高处跌落时臀部着地,骶骨可能因瞬间承受过大冲击力而发生骨折。这种情况常见于建筑工人或意外跌落事故。患者通常伴有局部肿胀、无法坐立等症状,需通过X线或CT确认。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交通事故
车辆碰撞尤其是追尾事故中,骶骨易受到座椅靠背的猛烈撞击。这种高速外力可能导致线性或粉碎性骨折,常合并骨盆损伤。急性期需严格卧床,疼痛剧烈者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吲哚美辛胶囊等镇痛药物,配合支具固定6-8周。
3.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或老年患者因骨密度降低,骶骨在轻微外力如跌倒坐地时即可发生压缩性骨折。这类骨折可能表现为慢性腰骶部隐痛,需进行骨密度检测确认。除卧床休息外,建议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增强骨强度。
4.直接暴力
重物砸击、机械挤压等直接外力作用于骶部,常见于运动损伤或工伤事故。此类骨折可能伴随皮肤挫裂伤,需清创后行石膏固定。疼痛管理可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美洛昔康片、艾瑞昔布片等药物,严重移位者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出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盲目行走加重损伤。恢复期需保持排便通畅,坐立时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局部压力。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增加日照时间,每日补充800-1000mg钙质,定期复查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