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生物钟颠倒导致失眠有什么改善方法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生物钟颠倒导致的失眠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光照疗法、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长期作息紊乱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干预并咨询医生。

1.调整作息时间

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是基础改善措施。建议每天固定起床时间,即使夜间失眠次日也按时起床,避免白天补觉超过30分钟。初期可采用每天提前15分钟入睡的方式循序渐进调整,节假日需保持作息一致性,防止反复打乱生物钟。

2.光照疗法

早晨接触自然光或使用10000勒克斯以上的强光治疗仪照射30分钟,能有效抑制褪黑素分泌,帮助建立日间清醒状态。傍晚应避免强光刺激,可使用防蓝光眼镜,保持卧室黑暗环境促进褪黑素正常分泌。

3.饮食调整

午后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兴奋性物质。晚餐适量补充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有助于合成5-羟色胺调节睡眠。镁元素丰富的坚果、深绿色蔬菜可辅助放松神经,建议睡前2小时少量食用。

4.运动干预

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需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可安排在傍晚,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5.药物治疗

短期可使用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使用周期。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适用于跨时区旅行导致昼夜节律失调,慢性失眠患者建议结合认知行为治疗。

改善过程中需保持耐心,通常需要2-4周才能重建稳定的睡眠节律。若自我调节无效或伴随焦虑抑郁症状,应及时至睡眠专科就诊,避免擅自长期使用安眠药物导致依赖。日常生活中建议配合睡眠日记记录,便于医生准确评估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