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的正确使用需注意测量姿势、袖带位置及环境准备等,通常包括测量前准备、正确佩戴袖带、保持正确姿势、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及定期校准等步骤,有助于提升测量准确性。
1.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吸烟、饮用咖啡或剧烈运动,这些活动可能导致血压暂时升高。需保持平静状态5-10分钟,选择安静环境且室温在20-25℃之间,过冷或过热会引起血管收缩或舒张。建议在固定时间段测量,通常晨起后排空膀胱是血压测量的黄金时段。
2.正确佩戴袖带
将袖带中心的气囊管对准肱动脉位置,袖带下缘需距离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过紧会导致舒张压测量值偏低,过松则会使收缩压读数偏高。对于上臂围超过32厘米者需更换大号专用袖带,否则可能造成血压值偏差10mmHg以上。
3.保持正确姿势
测量时需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在椅背,双脚平放地面。被测量手臂应自然伸展置于桌面,袖带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手臂过高会使血压值偏低,过低则导致数值偏高。测量过程中避免说话或移动身体,肌肉收缩可能使收缩压升高5-10mmHg。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建议每次连续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首次测量因血管受压常会出现偏高现象,取后两次平均值更准确。若两次测量差值超过5mmHg,需重新测量。记录时应注明测量时间、体位和手臂位置,便于长期监测对比。
5.定期校准维护
电子血压计每半年至一年需进行专业校准,使用频率高者应缩短校准周期。日常存放要避免高温潮湿环境,长期未使用时需取出电池。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袖带,避免汗液腐蚀传感器,折叠存放时注意不要压迫气管连接处。
建议每次测量后记录数据并观察波动趋势,若发现血压持续异常或测量值差异过大,应及时携带设备至医疗机构进行对比检测。注意不同手臂血压存在5-10mmHg差异属正常现象,但若差值持续超过20mmHg需排查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