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发可能与压力大有关,但也可能是雄激素性脱发、斑秃、营养不良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若脱发量较多或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压力大
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状态可能干扰毛囊生长周期,导致更多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而脱落。这类脱发常表现为整体头发稀疏,而非局部斑块状脱发,通常在压力缓解后3-6个月逐渐恢复。
2.雄激素性脱发
这是最常见的病理性脱发类型,与遗传及双氢睾酮水平升高有关。患者发际线会逐渐后移,头顶头发变细软,男性表现为M型脱发,女性多为头顶发缝变宽,可遵医嘱使用米诺地尔酊、非那雄胺片或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
3.斑秃
突发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发斑块,与自身免疫异常攻击毛囊有关。局部可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外涂卤米松乳膏、二苯环丙烯酮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严重者需联合口服环孢素软胶囊治疗。
4.营养不足
缺乏蛋白质、铁、锌或维生素D会影响毛囊营养供给。长期节食减肥者可能出现弥漫性脱发,需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营养素制剂。
5.药物影响
化疗药物、抗凝药或抗抑郁药可能引起暂时性脱发。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期间出现脱发,需在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停药。
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染头发,洗发水温控制在38℃左右,用宽齿梳减少牵拉。若每日脱发超过100根且持续2个月以上,或伴随头皮红肿瘙痒,建议到皮肤科进行拉发试验、毛发镜检测等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