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钠具有较强毒性,接触后需立即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皮肤吸收。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接触程度和场景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需做好应急处理和后续观察。
皮肤接触叠氮化钠后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冲洗时注意水流不宜过急,避免皮肤破损加重毒物吸收。若眼睛接触需撑开眼睑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到眼科就诊。冲洗后需用pH试纸检测皮肤表面是否残留碱性物质,必要时使用弱酸性溶液中和处理。
事故发生后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污染区域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专业救援人员应穿戴A级防护服和正压式呼吸器进行处置,使用防爆工具收集泄漏物。污染区域需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洗消,处理后的废弃物按危险化学品规范处置。接触者需至少医学观察48小时,重点监测血压、心率及神经系统症状,因叠氮化钠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导致组织缺氧。
接触者即使无症状也应留院观察24小时,因毒性反应可能存在延迟。实验室操作时应配置应急喷淋装置和洗眼器,定期进行防泄漏演练。储存时应保持容器密闭于阴凉通风处,与酸类、重金属分开存放。建议接触人员每半年进行专项职业健康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