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高发通常可通过防寒保暖、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规范用药及定期监测等方式实现。寒冷天气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加强防护措施。
1.防寒保暖
低温刺激易引发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外出时穿戴帽子、围巾及保暖衣物,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避免骤冷骤热。雨雪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选择中午时段活动。
2.健康饮食
冬季宜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膳食,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西兰花等。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同时需戒烟限酒,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
3.适度运动
规律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建议选择太极拳、快走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进行户外剧烈活动,合并高血压者运动时需监测心率。
4.规范用药
确诊心血管疾病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
5.定期监测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测量血压、血糖,记录波动情况。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或血压持续高于180/110mmHg,应立即就医。
冬季需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引发血压骤升。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若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梗病史,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