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动静脉瘘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通常需根据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常见的手术指征包括瘘管较大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出现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无效、位置特殊以及患者症状明显影响生活等,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1.瘘管较大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当动静脉瘘的瘘口较大或血流量过高时,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循环系统问题。例如,四肢或内脏的广泛瘘管可能使回心血量显著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此时需通过手术结扎瘘口或切除病变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

2.出现严重并发症

若瘘管破裂导致大出血,或远端组织因缺血出现坏死、溃疡,需紧急手术修复。例如,颅内动静脉瘘可能引发脑出血,肾脏动静脉瘘可能导致血尿,此类情况需及时手术干预以避免危及生命。

3.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无效

对于无法通过栓塞、压迫等介入手段闭合的复杂瘘管,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可选择开放性手术。如部分深部组织的瘘管因解剖位置复杂,介入导管难以到达,需手术直接处理。

4.病变位置特殊影响器官功能

重要脏器附近的动静脉瘘可能压迫邻近组织或影响器官功能。例如,肺动静脉瘘可能引发低氧血症,这类情况需手术解除血流异常。

5.患者症状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异常或搏动性肿块等症状,且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时,即使瘘管较小,也可考虑手术改善生活质量。如肢体远端长期缺血导致间歇性跛行,手术恢复血供可有效缓解症状。

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应及时到血管外科或相关专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CTA等检查评估瘘管特征。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术后需定期复查血管通畅度及心脏功能,避免复发或出现新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