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中的白色组织通常由皮脂、角质细胞、脓液或毛囊结构组成,可能是粉刺内容物或炎症反应产物,若伴随红肿、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
1.皮脂和角质混合物
痘痘形成初期,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会导致皮脂和脱落的角质细胞混合堆积,形成闭合性粉刺。此时白色物质主要为固态皮脂和角质栓,表面被表皮覆盖,未接触空气氧化,因此呈现白色或乳白色。这种情况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壬二酸乳膏等药物改善角质代谢。
2.炎症性脓液
当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诱发局部炎症时,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液,混合坏死的细胞碎片和细菌代谢产物,表现为白色或黄白色脓头。此时毛囊壁可能破损,脓液位于表皮浅层,需避免挤压以防止感染扩散。临床常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3.毛囊结构损伤
在囊肿型痤疮中,毛囊壁破裂导致角蛋白、脂质等物质进入真皮层,形成包裹性囊腔内容物。这种白色物质可能包含毛囊上皮细胞、纤维蛋白和炎症细胞,触诊有波动感,需谨慎处理以防瘢痕形成。医生可能建议注射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或进行激光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若痘痘反复发作或形成深在性结节,建议到皮肤科进行光动力疗法等专业治疗,切勿自行针清导致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