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行为和冲动控制障碍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常共同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若儿童出现类似表现,建议尽早就诊评估。
1.注意力缺陷
患儿难以持续专注于学习或任务,容易因外界干扰分心。典型表现为写作业拖拉、丢三落四,听课时常走神或发呆,对需要持续用脑的活动表现出明显回避倾向,但对感兴趣的游戏或视频却可能过度沉迷。
2.多动行为
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活动量过多,在课堂等需要安静的场合频繁扭动身体、擅自离座。日常生活中存在无目的的小动作,如不停摆弄文具、敲打桌面,说话时伴随夸张的肢体动作,部分患儿夜间睡眠时也出现辗转反侧。
3.冲动控制障碍
常表现为行为缺乏预判,如随意插话、抢答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难以遵守轮流规则。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可能因小事突然发脾气,部分存在冒险行为倾向,如不顾危险横穿马路。随着年龄增长,冲动可能转化为顶撞师长等对立行为。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期开始显现,7-10岁为就诊高峰。家长发现孩子存在持续6个月以上的上述表现,且已明显影响学业和社交时,应及时到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早期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如托莫西汀等)以及教育支持,能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继发性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