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一般以屈光度等于或超过-0.50D作为界定标准,即50度及以上属于近视。根据屈光度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具体程度需通过医学验光确认。
近视的界定主要依据眼球屈光状态。当平行光线经过眼睛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时称为近视,此时验光结果呈现负值。临床上将-0.50D至-3.00D划分为轻度近视,-3.25D至-6.00D为中度近视,超过-6.00D则属于高度近视。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评估视力健康风险,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日常应注意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青少年建议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若出现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可能。确诊为真性近视后,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其它矫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