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噩梦可能与哪些潜在疾病有关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噩梦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潜在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紧张、担忧状态,可能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影响睡眠结构,从而引发噩梦。这类患者还可能伴随心慌、出汗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

2、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存在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梦境异常。部分患者噩梦频率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文拉法辛缓释片、米氮平片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引发脑部短暂觉醒,使患者从深睡眠转入浅睡眠阶段,此时更易记住梦境内容并产生窒息相关的噩梦。治疗时可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乙酰唑胺片、茶碱缓释片等药物。

4、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患者,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会导致创伤记忆在梦境中反复重现,形成特定场景的噩梦。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心理治疗,并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氟西汀胶囊、喹硫平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或脑外伤等疾病可能干扰睡眠调节中枢功能,导致梦境异常。例如颞叶癫痫患者在发病间期可能出现恐怖性梦境。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常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

若长期出现噩梦且影响日间功能,建议到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脑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安眠药物掩盖病情。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