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儿科如何科学喂养婴幼儿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科科学喂养婴幼儿通常包括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规律饮食、营养均衡以及观察喂养反应等方法,需根据婴幼儿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调整。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尤其出生后前6个月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成分,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肠道健康。哺乳时需注意正确含接姿势,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吐奶或消化不良。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2、合理添加辅食

4-6月龄后需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每次添加单一新食物需观察3-5天。辅食添加应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1岁前不加盐、糖等调味品。建议在婴儿健康状态下添加新食物,注意补充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肉泥、肝泥等。

3、规律饮食

建立固定的进食时间和间隔,6月龄后逐渐形成3餐主餐+2-3次辅餐的喂养节奏。避免强迫进食或追喂,培养婴儿自主进食能力。注意进食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1岁后可逐步过渡到家庭饮食,但仍需单独制作少盐少油的清淡食物。

4、营养均衡

每日需保证奶量摄入,1岁前每日600-800ml,1-3岁保持400-600ml。辅食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肉蛋禽鱼、豆类等四大类食物,每周至少摄入10种以上食材。注意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数日即可开始每日补充400IU,早产儿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5、观察喂养反应

定期监测体重、身长等生长曲线,警惕喂养不足或过度。注意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过敏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饮食并就医。对于早产儿、过敏体质等特殊婴幼儿,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

喂养过程中需注意餐具清洁消毒,避免将成人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若出现持续拒食、体重增长缓慢或营养缺乏症状,应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就诊评估。家长应定期参加科学喂养知识培训,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和营养搭配原则。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