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否需要用药需根据感染类型、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儿整体状况综合判断。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评估和必要检查来决定治疗方案。
若感染由细菌引起,如细菌性扁桃体炎或肺炎,通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咽拭子、血常规等结果判断细菌感染可能性,并选择合适药物。对于明确细菌感染且伴有高热、脓性分泌物或血液炎症指标明显升高的患儿,及时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控制病情。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流感确诊早期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医生会结合流行病学史、快速抗原检测或PCR结果判断病毒类型。
患儿症状表现是重要参考指标。轻度鼻塞、流涕且精神状态良好者,通常建议观察护理。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血氧下降、进食困难或精神萎靡时,无论病原体类型都可能需要药物干预。对于反复喘息或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治疗。实验室检查中,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降钙素原异常往往提示细菌感染风险。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婴儿>60次/分)、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或持续高热伴精神差,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非处方止咳药不建议用于4岁以下儿童,镇咳处理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导。